2024年1月2日下午,艺术教研室老师在博学楼104召开教研会,会议主题为探讨人工智能技术与艺术设计课程相结合,会议由杜婷婷老师主持。
杜老师首先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广泛应用。融合人像绘制和标志设计两门课程的案例,通过将传统绘制与设计和人工智能技术介入的作品进行比较,分析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与短板。在效率性、个性化、艺术性和自动化方面,人工智能技术规避了很多人力因素的限制,尤其对于基础薄弱的用户而言,无疑是高效便捷的工具。但是在目前阶段,它的短板也很清晰,无法提供专业性和针对性强的作品,只能满足对设计要求较低的用户。
接下来,杜老师还分享了标智客的应用方法,重点介绍了通过关键词生成标志的方法,还有包装、海报等其他物料的生成方法也十分快捷。此外系统还提示有可商用及可注册商标等不同的标志类型。
经过学习和探讨,各位老师对于人工智能对课程建设的影响达成了以下三点共识:第一,人才培养要厚基础、宽口径。学校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场所,要保留完整的课程体系,帮助学生打好基础,提高综合素质,以适应未来不同的岗位需求。第二,设计的核心是创意。插画等基础技术是最容易被人工智能取代的部分,我们应通过课程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。第三,教学融入信息化手段。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,融入新的技术手段,采取更接地气的教学方式,与时代对接,做学生喜欢的课程。
图:朱燕舞
文:杜婷婷
审核:叶绘